納微科技大股東減持套現4.24億 加速拓展市場總負債增近四成
長江商報奔騰新聞記者謝卓維
上市剛滿一年的納微科技,發展勢頭強勁卻遭大股東減持。
9月18日晚間,納微科技披露,截至9月16日,公司大股東宋功友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599.18萬股,占總股本1.49%,當前,本次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共計套現超4.24億。
據了解,此次減持前,納微科技股東宋功友持有公司股份2154.7萬股,均為IPO前獲取,占公司總股本的5.38%,為公司第五大股東。
資料顯示,納微科技成立于2007年,于2021年6月23日登陸科創板,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高性能納米微球的制備和應用技術研究。
當前,在生物藥分離純化領域,納微科技已經成為產品種類齊全、應用項目豐富、市場占有率高的國產色譜填料和層析介質產品供應和專業服務廠商之一。
近些年,納微科技業績一直保持增長趨勢,已經實現四連雙增。
2018-2021年,納微科技營收由8240萬元增至4.46億元,增長4.4倍;凈利由1466萬元增至1.88億元,增長11.8倍。
今年上半年,納微科技業績持續高漲,再次實現雙增。
據半年報,上半年,納微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94億元,同比增77.41%;實現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65億元、1.7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3.73%、172.09%。
對于營收的增長,納微科技表示,主要系國內生物醫藥市場快速發展,帶動市場擴張和市場份額提升所致。
據Frost&Sullivan報告,全球生物藥在需求增長和技術進步等諸多因素的推動下,預計從2019年-2024年的2864億美元增至456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9.8%。而中國生物藥預計2018年-2023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9.4%,預計到2023年達到6357億元。
盈利能力方面,一部分還源于收購帶來的投資收益。上半年,納微科技先后收購英菲尼、RILAS和賽譜儀器等三家公司,其中,收購賽譜儀器產生投資收益5154.25萬元,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凈利潤的高漲。此外,報告期內,納微科技攤銷股份支付費用1329.8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41.44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納微科技還十分注重研發,專注于高性能納米微球領域,通過自主研發打破了國外公司的壟斷,已成功將單分散色譜填料/層析介質導入眾多應用項目。
據數據,2017-2022年上半年,納微科技研發費用分別為1466萬元、2611萬元、2939萬元、3327萬元、6610萬元、3914萬元,保持明顯的上升趨勢。
在半年報中,納微科技提到,研發費用的增長,一部分原因與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相關。上半年,納微科技以35元/股的價格向138名核心員工授予240萬股。
長江商報奔騰新聞記者發現,在業績增長的同時,納微科技負債也持續走高,截至今年6月末,納微科技負債總額達3.26億元,較上年末增近四成,其中,長期借款1.2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倍。
0人
- 每日推薦
- 股票頻道
- 要聞頻道
- 港股頻道


- 國常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 我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正按計劃開展系泊試驗
- 一周牛熊股出爐,主力搶籌電力設備股,持續拋售互聯網券商龍頭
- 9月23日晚間公告集錦:中偉股份與中創新航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 燃油車會被徹底取代嗎?高度自動駕駛何時落地?專訪賴以哲
- 美元刷新20年高點!多國跟進加息
- 缺芯漲價退潮行業加速去庫存 LED驅動芯片企業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 竺延風:做好五個平衡,促進新能源汽車持續穩健發展
- 韓國發布“K半導體”戰略 全球半導體爭霸戰升溫活期理財七日年化2.6%
- 突然爆發!萬億巨頭大漲,市值直追“寧王”!“A股穩定器”出擊,“中”字頭霸屏;又一白馬股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