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紙及人民日報頭版內容精華摘要(8月29日)
中國證券報
17家銀行理財公司披露6月末管理規模,招銀理財達2.88萬億元
隨著上市銀行陸續披露半年度報告,銀行理財公司的相關數據也浮出水面。
據記者統計,截至8月28日,已有17家銀行理財公司披露截至6月末的管理規模。其中,招銀理財管理規模最高,截至6月末的存續產品余額達2.88萬億元。興銀理財、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信銀理財(含母行)、光大理財、交銀理財管理規模也均超過1萬億元。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多數銀行理財公司的管理規模呈現正增長,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有所提高。
近期,多家房企競得大宗地塊,部分房企以聯合體形式拿地。同時,房企拿地態度進一步分化,部分房企銷售情況向好,拿地積極性較高。有的房企銷售金額同比下滑較為明顯,且近期沒有拿地。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房企銷售端逐步企穩,四季度土地市場有望進一步回暖。
A股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報披露即將落幕,百億私募在第二季度的重要持股公開信息浮出水面。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該機構共計監測到超過200條百億私募的重點持股信息,合計持股市值近900億元(按照6月30日收盤價計算)。
業內人士表示,縱觀目前已經浮出水面的百億私募重倉股,多數個股的“科技創新”特征十分突出。但從投資參考角度看,完全“抄作業”并不可行。綜合考慮不同百億私募的投資策略和風格,從其新進、增持方向維度,建議從中篩選“估值可能已調整至底部的個股”,以及公司基本面情況與股價表現可能正在迎來“共振”的個股。
日前,記者在“中國電子第一街”深圳華強北走訪多家蘋果產品銷售門店了解到,蘋果iPhone14即將發布,而iPhone13開始降價銷售。業內人士預期,iPhone14將實現可觀的銷量,“果鏈”景氣度將提升,相關企業將充分受益。
上海證券報
近段時間以來,公募基金產品公告降低管理費率的案例明顯增多。個別產品管理費的下降幅度甚至高達60%。
基金公司降低管理費率,通常出于提升產品競爭力、吸引投資者、擴大基金規模等方面的考慮。今年以來,資本市場環境相對復雜,基金賺錢效應不佳,行業競爭趨于激烈,因此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開啟了降費模式。
基金公司集體性降費不僅與當下行情特征相關,也和公募基金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緊密相連。在基金管理規模顯著擴容和產品同質化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參考海外基金市場發展歷史,基金管理費率逐級下臺階是大勢所趨。
工業企業效益延續恢復態勢 7月汽車制造業利潤同比大增77.8%
受多重因素影響,前7個月工業企業營收較快增長,利潤小幅下降。從行業來看,裝備制造業利潤延續改善,其中汽車制造業表現亮眼。7月份,汽車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77.8%,是利潤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
分析人士認為,工業企業效益延續恢復態勢,但仍須加大助企紓困力度,為工業企業效益繼續恢復創造有利條件。
氫能汽車離主流汽車市場越來越近。
8月27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能源局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 2022)主論壇在北京、海南兩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7日的主論壇發言時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進一步支持協同創新。技術創新始終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根本動力!拔覀儗⒐膭钇嚠a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資本技術對接,加快產業創新應用,聚焦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車用操作系統、高精度傳感器、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等前沿領域,支持組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聯合體,實現融通發展,合作共進!毙羾笳f。
近期歐洲天然氣價格屢創新高。8月27日,倫敦洲際交易所天然氣期貨價格每千立方米超過3500美元,達到今年3月7日以來的最高點。
在國際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局勢下,國內天然氣市場供求有哪些變化?行業中哪些上市公司更具競爭優勢?
隨著近期上市公司半年報的密集披露,記者注意到,擁有天然氣全產業鏈布局的燃氣公司業績普遍亮眼,多家公司業績創同期新高。
多家券商認為,今年下半年我國天然氣市場或仍將維持緊平衡狀態。對于上游擁有氣源的公司而言,天然氣價格持續高位運行或將帶動售價端平均價格走高,因成本端相對固定,這些公司有望享受盈利彈性。
證券時報
日賺11億!“三桶油”業績大爆發,還將分紅850億…中石化回購方案也岀爐
8月28日晚間,中國石化披露2022年半年報,至此,“三桶油”上半年業績全部出爐。得益于國際油價大幅上漲,“三桶油”的業績表現亮眼。數據顯示,三家公司上半年共賺1978.05億元,按上半年181天計算,相當于每天賺10.93億元!三家公司擬合計拿出超850億元用于分紅,此外,中國石化擬斥資不超過25億元回購股份并全部注銷。
全球經濟正進入高震蕩、低增長時代!李迅雷:危中有機,大資管行業或迎來大發展
8月26日,在“第19屆上海衍生品論壇”上,中泰證券(600918)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發表主題演講。
李迅雷表示,全球經濟正在進入一個高震蕩、低增長的時代。就中國而言,中國上半年外需比較旺,下半年面臨外需走弱的風險,內需則稍顯不足。但李迅雷表示,中國在政策上的優勢非常明顯,因此依然有實力可以調配全社會的資源,來實現設定的目標。今年目標還是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要更加偏重于經濟增長的質量,而不是經濟增長的速度。
8月26日,中概股見知教育赴美上市。該股在剛開盤不久,股價一飛沖天,股價最高觸及186.01美元,一度暴漲3100%,不過,隨后股價大幅回落,截至美股最新收盤,見知教育收漲275%,報18.75美元,僅為盤中最高價的12%不到。
公開資料顯示,見知教育是一家在線職業教育服務商,依托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國內高等院校及其他機構客戶提供數字教育內容和智能教育解決方案。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現金流正逐漸枯竭,或急需融資來獲得更多資金。
在8月27日舉辦的2022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一舉將“停售燃油車”話題帶上行業熱搜。朱華榮表示,目前我國汽車產業已經初步具備停售燃油車的基本條件,建議國家相關部委和產業明確研究傳統燃油車停售的期限。話音剛落,便在產業內部引起廣泛熱議。
全面停售燃油車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勢必需要理性判斷、謹慎行事。我國的汽車市場龐大,各地的基礎設施情況、道路交通條件也不盡相同,推動“禁燃”還需要考慮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電網的承受能力以及售后維修、電池回收的配套保障。
企業在此時發出呼吁,一方面是對國家頂層設計的高度信賴,希望有“時間表”可依,及時調整自身的布局和戰略;另一方面,業界也期待國家借勢新能源汽車加快低碳轉型步伐,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汽車行業的力量。
證券日報
隨著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的深入,我國綠色債券發展勢頭強勁。同花順(300033)iF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8月28日,綠色債券發行規模達49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7.8%。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對《》記者表示,近年來,我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迅速,特別是在“雙碳”目標指引下,發行數量和發行規模大幅攀升,綠色債券的利率優勢進一步凸顯,債券期限搭配日趨合理,有力支撐了綠色金融市場發展和節能減排工作開展。
五大首席前瞻8月份PMI:環比有望小幅上揚 穩增長組合拳仍有發力空間
按照國家統計局工作安排,本周三將發布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記者采訪了五位首席經濟學家或分析師,多數認為,在疫情反復疊加有序供電的影響下,8月份制造業PMI將比7月份小幅上揚,但仍低于榮枯線。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預計,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8月份制造業PMI指數將在49.5%左右。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具體分析認為,8月份以來,高爐開工率、石油瀝青裝置開工率等高頻經濟數據邊際修復,但整體改善幅度不大。在疫情反復,疊加罕見高溫干旱等極端天氣影響下,或拖累生產端恢復,預計限電限產拖累工業增加值1個百分點至2個百分點,8月份PMI難見大幅度改善,或仍在50%以下。未來,隨著專項債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基建投資進一步發力,經濟基本面有望加快向上修復。
24家期貨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3.77億元 5家躋身“億元俱樂部”
今年上半年,期貨市場成交量和成交額有所下降,但仍有部分期貨公司經營情況較為樂觀。數據顯示,截至8月28日,已有24家期貨公司發布上半年經營數據,合計實現營收261.95億元,合計實現凈利潤13.77億元。其中,永安期貨(600927)、瑞達期貨(002961)、海通期貨、方正中期期貨、浙商期貨等5家期貨公司躋身凈利潤“億元俱樂部”。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得益于期貨市場新品種不斷推出、期貨公司風險管理業務持續發力,部分期貨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經營情況持續向好!镀谪浐脱苌贩ā纷8月1日起實施后,預期未來期貨市場新品種上市步伐會不斷提速,場外業務也將迎來較大發展契機,期貨市場的發展將進入量質提升階段。
近期,光伏企業在資本市場備受關注。
一邊是硅料龍頭大幅降價進入組件領域,大佬們“內卷”開啟價格戰;一邊是上市公司紛紛斥巨資跨界入局,原本主業非光伏的新進入者其股價卻大漲,但也引發諸多爭議。
8月24日,工信部等三部門發布《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優化營商環境,規范市場秩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引導各類資本根據雙碳目標合理參與光伏產業。
人民日報
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提速,已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產業規模邁過萬億元大關 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亮點多
日前,由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指導、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等單位主辦的2022年(第四屆)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暨工業行業數字化轉型年會在浙江桐鄉烏鎮舉辦。大會聚焦數字化轉型在工業企業中的實際應用等問題,邀請多位院士專家共同探討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新趨勢、新路徑。
工業互聯網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和發展,是造就數字工業的基礎工具。數據顯示,我國工業互聯網已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產業規模邁過萬億元大關。截至目前,“5G+工業互聯網”建設項目超過3100個,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特色平臺超過150家,其中重點平臺的工業設備連接數超過7900萬臺、工業APP數量28萬余個。
0人
- 每日推薦
- 股票頻道
- 要聞頻道
- 港股頻道


- 央行等階段性放寬首套房貸利率政策
- 財政部、稅務總局:對居民出售住房并1年內購房的,已繳個稅予以退稅優惠
- 北溪管道多點天然氣泄漏,對歐洲能源帶來四大影響
- 嘉年華郵輪230萬美金大單成交!蘋果PUT單異動
- 能源公司Hammerhead借殼SPAC上市,估值約10億美元
- 人民幣暴漲千點 央行:增強匯率彈性
- 中國電研等四家科創板公司舉行半年度集體業績說明會
- 9月十大牛股出爐!最!半姛崽骸贝鬂q超90%
- 韓國發布“K半導體”戰略 全球半導體爭霸戰升溫活期理財七日年化2.6%
- 中藥板塊逆市上揚,10月看這份機構高關注名單!融資客全月出逃這些賽道,加倉35股超億元